养老院还有虚拟的?北京康养集团去年在广安门内街道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表明,不仅可以有,而且能给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实实在在地服务。据北京晚报报道,该试点启动半年来,签约长期居家照护服务的老人超过100单,相当于在广内街道建设了一家具有100张床位的“虚拟养老院”,有效解决了100多个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问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北京扩大创新居家养老的试点范围,就是根据当下老年人的普遍心愿制定的人性化举措。既然大多数老人一方面不愿离开家里熟悉的环境和亲情的陪伴,一方面又需要养老机构级别的悉心照看和送医服务,政府就要想方设法把养老院的专业人手和应急流程搬进社区里,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原本在家里接触不到的服务。
以北京广安门内街道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为例,签约长期居家照护服务的100多名老人,分别居住在各自家中,享受着助餐、助医、助洁、助浴等多项服务。管家式服务的工作机制,首席养老管家和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搭伙工作,实名制的网格化运营管理模式,使这里成了一个“虚拟养老院”,并取得了试点半年来所有服务“零投诉”的好成绩。未来,这一模式将推广到五六十个街道,实现核心城区全覆盖,并在城六区部分街道落地。可以预见,在为更多居家养老送上温暖的同时,创新居家养老模式也将探索出破解全国大城市养老难题的“北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