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出台80余项养老相关政策,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养老服务对象由托底老年人转向全体老年人,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基本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由兜底保障向普惠型发展。
|
2022年养老服务产业的重大进展
养老服务由兜底保障向普惠型转变,呈现高质量发展格局,2021年,国家出台80余项养老相关政策,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养老服务对象由托底老年人转向全体老年人,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基本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由兜底保障向普惠型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印发,全面部署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老年人参与、老年友好型社会、银发经济等内容,为养老服务提供纲领性指导,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更加精细化。
我国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正式实施。这是全国保障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统一标准,标志着我国3.9万家养老机构将受强标约束与监管,200多万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权益将受到保护,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26项养老服务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涉及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多项服务规范、满意度测评等内容,这些标准与强标互为支撑、相互补充,形成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功能互补的格局。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把“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明确为需要重点推动落实的五项专项行动之一,为新时期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