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普华医养中心

当前位置:官网 >新闻主页 > 唐山家政 > 本文内容

【养生】这3种疾病总爱在“夜间发作”,睡前不妨这样做!

近期更新:2021-03-24 11:22源自:未知作者:liuying阅读()

唐山家政导读: 在白天,大家总是忙忙碌碌,被工作、家庭、学习压得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大睡一场,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为第二天补充能量。

唐山家政公司

唐山暮康家政服务中心

路北区 | 居家保姆 | 日常清洁

提供家务、烹饪、照顾儿童或老人等服务

50 元/时起   咨询电话 18332608993
 
唐山护工陪护服务

唐山·暮康医院陪护中心

住院陪护 | 24小时 | 夜班白班陪护

工人医院 人民医院 煤医医院 中心医院

200 元/天起   陪护咨询 18332608993
唐山长护险服务中心

唐山·长护险服务中心

资质申报 上门评估 享受服务

每月10次上门服务,欢迎您来电咨询

10 次/月上门起   咨询微信 唐山长护险服务
    在白天,大家总是忙忙碌碌,被工作、家庭、学习压得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大睡一场,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为第二天补充能量。
 
    然而看似美好的夜晚,有时候却成为了一天中比较危险的时候。
 
    因为不少疾病喜欢趁着人睡着后开始“作妖”,伤害身体,甚至威胁到性命。
 
    3种疾病到了晚上很危险
 
    ★ 痛风 — 好发于肥胖、中年男性
 
    很多人都知道,痛风主要是体内过多的尿酸沉积生成结晶,从而导致关节炎。它是一种十分折磨人的病,平常不发作和普通人一样蹦蹦跳跳,一旦发病就疼痛难忍。
 
    尤其到了夜间,痛风发作的概率是白天的两倍。
 
    痛风喜欢在夜间发作是这4个原因:
 
    体温低
 
    睡眠时人的心率、血压、体温会有所下降,血流变得缓慢,尿酸盐的饱和度也会随着降低。当尿酸在局部聚集,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沉淀下来,诱发痛风发作。
 
    激素水平下降
 
    体内糖皮质激素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起到消炎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还能预防痛风。
 
    一般来说,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在中午达到顶峰,到了午夜会急速下降,在黎明前达到最低值,所以这时候容易引发痛风。
 
    夜间睡觉打鼾
 
    睡觉时容易打鼾,严重的情况下,氧气短缺,血液含量减少。机体为了适应这一状况,就会促使核苷酸的代谢过程,致使体内嘌呤数量增加,导致痛风发作。
 
    机体相对脱水
 
    晚上睡觉时,身体会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血液变得更加黏稠,从而升高尿酸的浓度,引起尿酸盐结晶堆积,最后诱发痛风。
 
    ▲应对方法:
 
    一般来说,牢记以下3字,可以降低痛风晚上发作的风险。
 
    喝
 
    白天一定要多喝水,建议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因为多喝水就会多排尿,尿酸随着尿液排泄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尿酸。
 
    喝水时要记得小口喝、慢慢喝、勤喝、多喝,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要喝。
 
    忌
 
    ①忌吃海鲜:大多数海鲜的嘌呤含量偏高,比如鱼类、虾类等,食用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少吃或不吃。
 
    ②忌吃内脏:内脏也含有丰富的嘌呤,吃多容易引起血尿酸增高,能不吃就不吃。
 
    ③忌吃豆制品:黄豆、豆干、豆腐等不要食用,属于中高嘌呤食物,补充日常蛋白质可以选择牛奶。
 
    ④忌大量钠盐摄入:钠盐有促进尿酸沉淀的作用,对痛风患者不利。钠盐的摄入量应每天控制在2~5克左右,不能超标。
 
    ⑤忌喝酒:酒精可以促进体内乳酸的堆积,而乳酸可以抑制尿酸排泄,刺激嘌呤合成增加。
 
    动
 
    大多数痛风患者伴随着血压血脂高,代谢不畅,所以通常要求病人减肥,从而增加血液循环。
 
    运动是减肥的好办法,在缓解期可以进行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或者散步,既不伤害关节又能促进新陈代谢。
 
    ★ 夜间高血压 — 好发于喜盐、饮酒人群
 
    在中国,35~75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比例接近50%,其中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达到11%。
 
    血压数值并不是一成不变,按照正常的生理节律,血压符合“白天高夜晚低”的特点。
 
    但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来说,白天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到了夜晚,血压不降反而会大幅度飙升。
 
    夜间高血压危害很大,当血压每增加20mmHg时,心血管病风险升高18%,心力衰竭风险增加25%。
 
    夜间高血压一般会有这些表现:
 
    容易惊醒,醒后常出现头晕、头痛,入睡变得非常困难;
 
    血压急剧升高还会引起患者心悸、乏力,甚至胸闷,严重时出现肢体抖动;
 
    夜间血压升高,如果本身有冠心病,或会诱发心绞痛,出现明显的胸痛;
 
    另外,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患者表现脑缺血,肢体活动受到障碍。
 
    夜间血压升高的原因目前还不很明确,有人认为是睡眠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也有人认为是药效维持时间短等。但无论如何,晚上控制血压非常关键。
 
    ▲应对方法:
 
    1时刻监测
 
    日常定期监测是应对夜间高血压发作的关键,建议选择睡前一小时和早上醒来一小时进行监测,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后可一周测一次。
 
    我国高血压指南将白天血压≥140/90mmHg认定为高血压,而夜间和白天标准不同,当血压≥125/75mmHg,就有可能患上夜间高血压。
 
    2睡前服药
 
    由于夜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峰值出现在夜间,所以服药时间应该进行调整,最好在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可以将伤害风险降低到45%。
 
    3泡脚
 
    泡脚可以让高血压患者全身心放松,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控制在40℃~45℃,时间20~30分钟为宜,避免着凉。
 
    ★ 心源性猝死 — 好发于心血管病人
 
    猝死这一词并不陌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心源性猝死大部分都是患有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晚上更为危险,所以在夜间睡眠时更应保持警惕。
 
    3个时间段是心血管病人的危险时刻:
 
    夜间12点
 
    午夜是猝死的高危时段,由于人处于平卧状态,血液会加速流到心脏,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出现心绞痛。
 
    相对于正常人,心血管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凌晨3~6点
 
    此时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身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冠状动脉会收缩,从而出现变异型心绞痛,猝死风险大大增加。
 
    午夜12点到早上6点
 
    在夜间,由于血压降低、血流缓慢、加上有些人患有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呼吸不畅,血液含氧量降低,引起心脏缺血、心律失常等,从而增加猝死风险。
 
    ▲应对方法:
 
    1、垫高枕头
 
    调整枕头高度可以防止血液回流的速度过快,从而防止心绞痛的出现。
 
    2、注意保暖
 
    到了夜间,气温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穿上保暖内衣和袜子睡觉,预防变异性心绞痛。
 
    3、尝试侧卧
 
    仰卧会挤压呼吸道,出现咽喉堵塞,呼吸不顺畅,容易出现打鼾的情况。建议采取侧卧,在身侧垫个枕头防止平躺,可减轻症状。
 
    如果打鼾严重,应及时就医。

欢迎分享转载→ 【养生】这3种疾病总爱在“夜间发作”,睡前不妨这样做!

Copyright © 2009-2021 北京瑞普华养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02634号-1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公告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