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加速老龄化意味着失能人口规模的扩大,长期护理风险显著上升。根据全国老龄办调查统计结果,中国约有4063万失能老年人,占同期老年人口的18.3%。
报告认为,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是具有长期性特征,同时健康人群面临的失能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上升,由此产生的护理需求持续增加。
报告发现,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约为9217亿元,约相当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需求的65%。从资金结构上看,家庭支出是目前失能老人家庭支持其护理服务费用的主要来源,占所有可用资金的96%;社保长护险占可用资金的约3%。
在维护了自身的个人尊严后,才是失能老人对生理护理的需求。第一层需求:失能老人虽然某些方面失去了能力,但是,生理机能依旧在正常运转,也会吃喝拉撒,需要护工长期护理,维持生存。因此他们对生理护理的需求,第二层需求:主要包括:卧床大小便后要能够及时清洗干净,身体保持清洁卫生,身上不要有异味。
第三层次的需求才是:安全需求。也就是:免遭病痛的折磨,免遭疾病的威胁,避免坠床等其他的伤害,发生突发状况要能及时预警和救治等等。
第四层次是:社交的需求。对于失能程度的不同,这个需求有些不同。轻度、中度失能的老人,可能需要从床上移位到轮椅上,去户外晒太阳、看看外面的世界、和社会保持联络。对重度失能老人而言,他们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床上,离床的机会可能很少。此时他们需要的社交需求,可以理解为需要更多的关爱照顾、精神慰藉,让自己有生存的信心。总结:“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就是要让老人有尊严的同时,获得基本生理护理、安全照护和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