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1.85亿,其中农村老人占比大约54%以上,数量超过1个亿,而其中农村留守老人数量超过4000万,占农村老人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人口老龄化逐渐增长,农村老人人口数量占比上升,养老问题也是农村最大的问题。
尤其是近些年,城市发展大量年轻人进城工作,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更加突出,经常出现老人儿童村,其中我统计了我们周围一个村各年龄段的现居住人口数量,60岁以上老人208人,40-60岁的36人,20-40岁的17人,20岁以下的150个,可见目前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占比之高,而农村老人养老中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更为突出。其实农村老人养老,并不是像城里退休职工一样,有一个固定的退休年龄,他们年轻时也为国家风险了自己的青春,交公粮、修水坝、修路。说到养老,农村老人可以说“活到老,干到老”,在农村只要不是丧失劳动能力,基本都会干一点活,给自己赚点养老钱,也为儿女节省点,甚至还要贴补儿女。他们的养老主要依靠自己攒钱,还有依赖儿女,还有一些靠领取一些农村养老金和村里补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等。
以自己家为例,我父母是52年大龙,现在已经69岁,已经算是农村养老行列的老人了。我家里四口人,我和姐姐都是村里考出去上学,现在都已经硕士毕业,父母供我姐弟俩也是奋斗了大半辈子,像农村能供两个大学生的不多,两个研究生更少,我们俩每人7年的大学,学费是我们家一项重要支出。大学毕业马上就到了结婚的年龄,姐姐结婚和我的婚房,又需要家里出一部分钱。随后父母又跟着姐姐去城市里看外孙,一呆就是5年,家里的地和果园也都荒废了,等小外甥上幼儿园,去年回到村里,现在已经69岁,趁着老两口还能干得动,又把家里果园捡起来,种上了葡萄和大樱桃,行情好了一年有几万块钱,他们嘴上总说着,“不能光靠你们,现在生活压力大,能干一点是一点”。
我和姐姐家还算是有一定收入,小康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时和每年过年过节都会填补一些家用,给父母一些养老钱。但是父母有时候还会贴补一下我们,像今年新房装修,父母给了几万。我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父母这么大岁数,还给我钱,其实我们虽然收入也不少,但是房贷、车贷、孩子和家庭开销,一年也剩不下什么。只能说以后慢慢经济条件好了,对父母照顾更好一些。
至于父母的养老来源,刚说到了父母除了家里种点果园自己挣得收入是一方面,还有这些年的存款有一些。再有就是我和姐姐每年给的养老钱也算一部分,过年过节都会给一些,平时家里有事或者来客等,也会贴补一些东西,减少父母的经济压力。还有村里占地的集体分红,每年按照人头有几千块钱,以前家里有几亩地被征了,除了一亩地当时给了2万块钱,另外每年村里还会有一些集体分红。还有前些年农村养老保险改革,我们当地可以一次性补缴一部分养老金,那时候父母交了一笔,现在每个月除了国家的基础养老金,还有当地补贴,以及他们当初缴纳部分的比例,每个月两个月有不到一千元。另外当地还有一些特殊补贴,比如父亲的退伍军人补贴,每年有一些。村上的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会有一定的养老补助。
最后还有一部分是我和姐姐给父母买的商业医疗和养老保险,以前看到身边发生的案例,同学父母患大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人也没留下,就跟我说了一定要有个保障,要不即使家里有再多钱,也不够填补大病花销。因此,就给父母买了份商业保险,加上农村的新农合报销,对于一些大病,相对还是有所保障的。
综合以上的几点养老来源,这也正是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依靠,包括自己存款、女儿补贴和养老钱、打工或者干零活或者村里种地收入、村上集体分红或者老人补助、国家基础养老金和自己缴存分红、商业保险和其他社会补助。像我家这种情况,父母每个月平均能有几千块钱,这在农村算是比较好的了,还有一些农村老人还徘徊在低保线上下,另外一些孤寡、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更是突出。
因此,作为子女在父母老的时候,不要寒了父母的心,他们辛苦一辈子都是为了谁?到了老了,我们也应该竭尽所能,让他们过上一个差不多的养老生活,当然也希望社会能够往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倾斜更多。